电火花线切割的起源和原理
作者:苏州中航长风 | 来源:www.szcfedm.com | 浏览次数:
1943年前苏联拉扎连柯夫妇和古雪夫几乎同时分别发明了电蚀加工和阳极机械加工, 1955年,前苏联提出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Wire Cut EDM,简称WEDM)方案并于次年生产出第一台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我国于1958年开始着手设计制造简易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并于1960年首次展出电火花线切割机样品。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原理
线切割加工是电火花加工的一种,被切割的工件作为工件电极,钼丝作为工具电极,脉冲电源发出一连串的脉冲电压,加到工件电极和工具电极上。钼丝与工件之间施加足够的具有一定绝缘性能的工作液(图中未画出)。当钼丝与工件之间的距离小到一定程度时,在脉冲电压的作用下,工作液被击穿,在钼丝与工件之间形成瞬间放电通道,产生瞬时高温,使金属局部熔化甚至汽化而被蚀除下来。电极丝与工件之间脉冲性地火花放电,电极丝沿其轴向(垂直或Z 方向) 作走丝运动,工件相对于电极丝在X , Y 平面内作数控运动,工作台在水平面两个坐标方向各自按预定的控制程序,根据火花间隙状态作伺服进给移动,从而合成各种曲线轨迹,把工件切割成形.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设备一般由脉冲电源、自动控制系统、机床床身和工作液循环过滤系统组成。脉冲电源为电火花加工提供放电能量;自动控制系统使电极与工件间维持适当的间隙距离(通常为数微米到数百微米),防止发生短路和拉弧烧伤等异常情况发生;机床给加工过程提供支撑,并使电极与工件的相对运动保持一定的精度,工作液有助于脉冲放电,并起冷却及间隙消电离(使通道中的带电粒子恢复为中性粒子)作用,循环过滤系统保证蚀出产物的有效排出,以防止工作液中的导电微粒过多而减小绝缘强度。